唐·皎然《诗式》
《诗·葛蕈》一篇,托于时物起兴。诗须能兴,为合于《三百篇》之旨。假如此题直写己年已高迈,小蛮方丰艳,则索然兴尽,全失诗人之旨。惟寄托于杨柳。首句、二句写杨柳之盛时,即言小蛮之丰艳。三句“永丰西角”与“荒园”,即言乐天之年迈。四句总收,合小蛮、乐天都到,仍跟三句来,题意、题面无不关照。昔称乐天诗老妪都解,谓乐天诗之平易近人则可,谓乐天率意写意、全不斟酌则不可。
明·周珽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
“一树春风”四字,便为杨柳写神;嫩、软、金丝,极状其容态之妖娜。后二语乃“君王行幸少,闲却舞时衣”之意。
清·爱新觉罗·弘历《唐宋诗醇》
风致翩翩。
近代·俞陛云《诗境浅说续编》
王渔洋《秋柳》七律,怀古而兼擅神韵,传诵一时。乐天以二十八字写之,柳色之娇柔,旧坊之寥落,裙屐之凋零,感怀无际,可见诗格之高。乐天尚有《杨柳枝》诗云:“红板江桥青酒旗,馆娃宫暖日斜时。可怜雨歇东风定,万树千条各自垂。”专咏柳枝,不若《水丰》篇之有余味也。
近代·刘永济《唐人绝句精华》
此喻贤才不得地也。如此婀娜之柳,乃在荒园无人知之地,岂不可惜。但诗只言“尽日无人属阿谁”,而惜之之意自在言外。《本事诗》谓为放樊素而作,非也。